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平台滚动图片
野外实验平台
发布时间: 2017-05-23       发布人: 系统管理员

(一)在国务院三峡办和奉节县政府的支持下,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在三峡水库建立了水生态环境野外观测与原位试验基地,在奉节县西部新区拥有400平米化学实验室(奉节西部新区县政府行政大楼办公用房)。

实验室装备了全套水环境采样与现场监测设备、环境样品前处理装置、紫外分光光度仪、流动注射仪、TOC分析仪、YSI水质多参数仪、ADCP流速仪、光学显微镜等20余套仪器设备。

实验室具备了野外同步水动力观测和水样采集能力,具备了营养盐、叶绿素、高锰酸盐指数、藻类等30项参数的监测与分析能力。

(二)自2011年开始,水环境所以奉节梅溪河、朱衣河、草堂河、巫山大宁回水区及毗邻干流为重点,开展高频次的定位观测,监测过程实现“水动力-水化学-水生态”多要素同步实施。实验室具备了野外同步水动力观测和水样采集能力,具备了营养盐、叶绿素、高锰酸盐指数、藻类等30项参数的监测与分析能力。

以中国水科院三峡水库的水生态环境野外观测与原位试验基地为依托,开展了大量水环境和水生态原位试验,有效支持水环境所承担的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水专项、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的研究工作。

(三)赤水河原形态河流地貌多样性原位观测站

河流是最具动态变化的地表系统,不断影响着地球水文、生物和地貌过程,对于陆地水沙输移、景观演替和河流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河流具有空间异质性,对塑造丰富的河流形态和多样化生境具有显著影响,河流地貌的多样性决定了沿河生境的有效性和总量、生境的复杂性和连通性,是河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完善的基础。为了研究河流地貌形态多样性对于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机理,在赤水河开展了多次河流地貌多样性原位观测,初步建立了赤水河原形态河流地貌多样性原位观测站,通过分析长序列地貌多样性观测数据,基于河流形态多样性与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正相关关系,发掘原形态河流的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可为河流生态修复工作提供重要的参照系和相关依据。

赤水河原形态河流地貌多样性观测站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4/29 12:14:35